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地区 设计 咨询 信息 滚动 工程
您的位置: 首页>滚动 > >正文
2023-03-14 15:19: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资料图片)

作者:张全林

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要让更多的孩子跑起来、动起来、跳起来。

让孩子们跑起来、动起来、跳起来,当然包括农村的孩子。全面乡村振兴,体育也要振兴。补齐农村体育短板,倍受代表委员关注。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建议,“借力”专业运动队、体育院校等开展一些乡村体育指导志愿服务,鼓励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专业师生等进入乡村,开展全民健身技能培训、全民健身理念宣讲等活动。乡村体育振兴,占据建设体育强国的半壁江山,必然要求各种体育资源下沉。在这方面,实践探索的步子已经迈开,有待于总结经验,复制推广,形成制度性模型。

先行者,诚可贵。如汉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与竹溪县教育局签订“体育协同行动计划”,用3-5年时间全面提升竹溪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和运动竞赛水平,探索建立全方位协同培养机制、体育教学协同研究机制、体育活动协同开展机制、体育场馆协同运作机制、“一校一品”协同打造机制、学生体质协同监测机制及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协同发展机制,构建适应地方需求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这种对口支援的方式,对助力乡村体育振兴具有样本意义。

与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相比,我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在地域间、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体育发展仍不平衡,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不协调,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充足,不同项目间发展不均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体育促进全民健康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全社会兴办体育的气候尚未形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在人口占比最大的农村,体育短板更为突出,就普遍来看,除了跳跳路边舞、广场舞,乏有体育活动可陈,这亟待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举措,加快体育事业在农村的发展步伐。

补上乡村体育短板,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需要。从城市到农村,从市民到村民,体育锻炼和休闲健身都是美好生活的体现。去年6月,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把有情怀、敢担当、懂体育、爱健身、会组织的高素质农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强调全面提升农民体育人才培养质量,将科学健身技能、体育指导管理、乡村体育治理等方面内容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培养一批高水平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打造一支过硬的农民体育工作队伍。由专业运动队、体育院校牵手农村中小学,或与农村各类体育活动组织结对子,不仅对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也是助力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培养壮大农村体育人才队伍的有效方式。

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广大农村不能缺席。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体育运动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与老百姓亲近。城市和高校体育资源下乡,燃旺农村体育火苗,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更美好生活的体现,更是新时代追梦者应有的姿势。

标签: